优秀案例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等关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强调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促进不同类型教育的横向融通,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等。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为集美区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支持。集美文教创新融合服务专区在国家教育发展背景下,响应政策,立足实际,以创新驱动、融合为径,借网站平台打造教育、文化、产业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专区,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教育与产业线上融合,培养人才,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绘就产城学人融合的全新动能画卷。
二、建设模式
集美文教创新融合服务专区以文化为根基,围绕“一精神三文化”体系,传承与弘扬嘉庚精神及多种地方文化。以国家教育政策为导向,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找准发展方向。在具体实施中,立足集美区域实际,利用网站平台,聚焦数智时代的教育服务、百年学村改革新征程、文化铸就的城区活力、文化软实力发展引擎四个方向,整合区内教育政策和办事资源,打破资源分散局限。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促进知识与技术的交流共享。同时,以融合为路径,加强文化与教、学、城、产间的衔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使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展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形成教育、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专区,推动集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做法
文与教的共生互促:数智时代的教育服务
栏目包含追溯发展历程信息链、整合教育资源信息链、指导入学服务的信息链和展示教育创新的信息链,从多维度呈现集美教育服务全貌,为不同需求者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信息。
发展历程信息链通过视频、图文资料,从集美学村起源起,详述集美文教新城发展历程与现代化、生态宜居战略定位,为大众构建对其发展背景的清晰认知。教育资源整合链全面呈现集美区高校、科研院所、基础教育体系和文体设施等多样丰富的教育资源,为资源利用和规划提供依据。入学服务指导链整合学前至高等教育入学各方面信息,为学生和家长打造便捷指引体系,保障入学流程顺利。教育创新展示链利用交互式地图和教育创新案例,包括数字技术应用、教育公平举措、特色课程开发等展示集美教育创新成果,为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文与学的相交相融:百年学村改革新征程
栏目包含呈现教育改革成果的信息和协同教育资源的信息,目的是为教育改革实践与资源整合利用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改革成果深入解读集美小学等“诚毅教育”改革措施,用图表和数据对比变化、回顾展示活动,为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教育资源协同展示数字教育平台、学校信息、资源整合情况、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及国际合作案例,助力掌握教育资源与趋势。
文与城的双向奔赴:文化铸就的城区活力
栏目包含展示文体设施信息、引导文体活动信息和促进文化发展融合信息,意在彰显集美城区文化魅力,提升文化活力,促进文化与城市建设协同发展。
文体设施展示模块以图文展示诚毅科探中心等大型文体设施风貌与功能,展现魅力,吸引市民和游客参与文体活动。文体活动引导模块实时更新文体活动日历,详细介绍活动信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参与指引,丰富文化生活体验。文化发展融合模块利用闽南文化促进两岸交流,展示政府、企业、科研和民生项目相关图片,体现集美文化发展活力。
文与产的相互成就:文化软实力发展引擎
栏目包含剖析影视产业发展信息和文化艺术展览信息,旨在凸显集美文化产业实力,展现文化与产业相互促进成果,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
影视产业发展信息模块深入剖析集美“文化+影视”模式,介绍影视活动和产业现状,展示企业数量和荣誉,为影视行业人员提供信息。文化艺术展览信息模块以画廊式展览浏览呈现集美各类艺术展览,解读反响和意义,展现文化与产业相互成就,彰显文化软实力价值。
四、建设成果
集美文教创新融合服务专区以创新服务模式为基石,全面集成涵盖从学前至高等教育各阶段信息、国际教育合作内容的发展历程、教育资源、入学指导、教育创新等相关服务数据,深入解析教育改革与资源协同状况,为教育发展精准提供依据和明晰的趋势指引。与此同时,专区以精彩的方式展示文体设施与活动信息,充分利用闽南文化助力两岸交流,淋漓尽致地彰显文化活力;通过深度挖掘“文化+影视”模式潜力,生动呈现各类艺术展览,有力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此外,借助线上线下专区的深度融合,将关联性业务巧妙整合为丰富多样的主题场景,成功构建起教育、文化、产业服务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得群众无需奔波,于线上即可尽享地域优质文教服务,从而有力促进区域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