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

【医学指南】中国肝病诊疗指南(2024版)

来源: 时间:2025年07月01日 11:56
分享到:

  

  前言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肝病的防治工作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肝病的诊疗水平,规范临床实践,我们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我国实际情况,编写了《中国肝病诊疗指南(2024版)》。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部权威、实用、更新的肝病诊疗参考书。

  本指南编写组成员均为我国肝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力求保证指南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本指南涵盖肝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内容,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肝肿瘤等常见肝病。

  我们期望本指南的发布能为我国肝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促进肝病诊疗水平的提高,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1. 肝病的预防

  1.1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1.1.1 乙型肝炎病毒(HBV)

  - 疫苗接种: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用于预防HBV母婴传播和暴露后预防。- 严格血液制品管理:加强血液制品的筛查和监管,降低HBV传播风险。

  1.1.2 丙型肝炎病毒(HCV)

  - 疫苗接种:目前尚无批准使用的丙肝疫苗,需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严格医疗器械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对药物依赖者的干预:降低HCV感染风险。

  1.1.3 丁型肝炎病毒(HDV)

  - 疫苗接种:加强乙肝疫苗普及,降低HDV感染风险。- 严格血液制品管理:同HBV。

  1.1.4 戊型肝炎病毒(HEV)

  - 水源性预防: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提高粪便污水处理水平。- 食物性预防: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预防食源性HEV感染。

  1.2 非病毒性肝病的预防

  1.2.1 肝硬化

  - 预防酒精性肝病:限酒、戒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 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

  1.2.2 肝衰竭

  - 早期发现并治疗肝病基础病因: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加强肝功能监测:及时发现肝功能衰竭的早期迹象。

  1.2.3 肝肿瘤

  -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硬化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肝脏B超、甲胎蛋白(AFP)等检查。- 早期筛查:对高风险人群进行AFP监测,及时发现肝肿瘤。

  2. 肝病的诊断

  2.1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肝病相关症状、药物及酒精暴露史、家族史等。

  2.2 体格检查

  全面体检,重点关注肝脏大小、质地、腹水等情况。

  2.3 实验室检查

  2.3.1 血液学检查

  - 血常规:评估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 生化检查:评估肝功能、胆红素、蛋白质等指标。- 免疫学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等。

  2.3.2 病原学检查

  - 病毒性肝炎:HBV、HCV、HDV等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 细菌感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

  2.4 影像学检查

  2.4.1 超声检查

  - 评估肝脏大小、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 检测肝内占位性病变、胆管扩张等。

  2.4.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评估肝脏形态、结构及肿瘤等情况。- 检测肝内血管病变、肝硬化等。

  2.4.3 磁共振成像(MRI)

  - 评估肝脏形态、结构及肿瘤等情况。- 检测肝内血管病变、肝硬化等。

  2.5 组织学检查

  - 肝脏活检:评估肝病病理类型、炎症程度、纤维化程度等。

  3. 肝病的治疗

  3.1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3.1.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抗病毒治疗: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等。- 免疫调节治疗:改善免疫功能。

  3.1.2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 抗病毒治疗: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 免疫调节治疗:改善免疫功能。

  3.1.3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 抗病毒治疗: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等。- 免疫调节治疗:改善免疫功能。

  3.2 非病毒性肝病的治疗

  3.2.1 肝硬化的治疗

  - 病因治疗:如抗病毒治疗、酒精戒断等。- 支持治疗:改善营养状况、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2.2 肝衰竭的治疗

  - 肝功能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 肝脏支持:如肝脏移植。

  3.2.3 肝肿瘤的治疗

  - 手术治疗:肝癌、肝血管瘤等。- 非手术治疗: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 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4. 肝病的康复

  4.1 康复评估

  - 肝功能评估:如肝功能分级、肝脏储备功能等。- 生活质量评估:如症状、心理状况等。

  4.2 康复治疗

  4.2.1 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调整:高蛋白、低脂、低盐、富含维生素饮食。- 运动锻炼: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4.2.2 心理康复

  - 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社会支持:加强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沟通,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此处列出参考文献,以便读者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内容)

  本指南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临床医生专业建议。

产品试用

拓尔通专家为您进行方案定制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